漳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政策解读
日前,国务院和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对漳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同意撤销县级龙海市,设立漳州市龙海区,以原龙海市的行政区域为龙海区的行政区域,龙海区人民政府驻石码街道大埕路28号;同意撤销长泰县,设立漳州市长泰区,以原长泰县的行政区域为长泰区的行政区域,长泰区人民政府驻武安镇解放路84号。
五大政策红利
↓↓↓
一是实现城区空间扩大化,区域优势更加凸显
二是实现国土规划一体化,功能布局更加合理
三是实现交通发展同城化,百姓出行更加便捷
四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民生保障更加优质
五是实现资源要素集聚化,经济发展更加高效
这次行政区划调整,使漳州市形成了“一城四区”的区域发展格局。这是漳州市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新时期漳州市提高中心城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实现扩容提质的重要举措。通过这次行政区划调整,漳州市形成了通江达海的空间格局,为推进厦漳泉都市区同城化发展和漳州市人口产业优化重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优化福建省行政区划格局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为便于各级党政机关、各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这次行政区划调整的有关事项,市区划办现作如下解读:
一
此次行政区划调整的背景和过程
【现状】漳州市自设立地级市后,中心城区在1996年进行了一次扩容,将部分乡镇从龙海市析出设立龙文区,辖区由1个增至2个,总面积增加到389平方公里。经过近15年的发展,漳州市中心城区初步实现了“中心东移、跨江南扩、面海拓展”的战略意图,毗邻的龙海市、长泰县也依托区位优势发展迅速,与中心城区呈现组团连绵发展的态势。
【制约】但是随着发展的加快推进,漳州市中心城区面积长期没有变化,发展空间不足、辐射带动能力较弱、综合承载能力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相对较低等问题日益凸显,与协调发展、超越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明显不符,并且由于行政区划设置上龙海市、长泰县仍为县级体制,阻隔了中心城区向东、向北拓展,限制了港口、腹地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得漳州市难以实现从滨江城市向滨海城市发展转变,也使得闽西南协同发展、厦门湾一体发展、漳州市“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发展战略的实现受到了一定影响。同时由于行政管理体制不顺,龙海、长泰与中心城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一体化也受到了极大制约,难以发挥厦漳泉都市圈“桥头堡”作用。因此,当前漳州迫切需要调整行政区划,将龙海和长泰融入中心城区范围,通过在更高层次统筹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加快厦漳泉都市圈基础设施快捷联通,推动产业发展壮大和升级,实现从滨江城市向滨海城市发展,提升沿海城市高质量建设品质。
【论证】漳州市的行政区划调整谋划已久,历时十多年准备酝酿。自正式启动以来,漳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稳妥审慎、依法依规、从严把握行政区划调整全过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深入开展调研,坚持实事求是、兼顾历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谋划,多次邀请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家团队进行充分的分析论证,经过反复修改、完善,形成了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方案。同时,对本次行政区划调整的潜在风险进行周密排查,多次组织国家、省级层面专家团队对风险进行专题调研论证、综合分析研判,并通过会议座谈、个别访谈、无记名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等意见,有关专家均认为漳州市的行政区划调整条件成熟,调整方案合理,社会各界对行政区划调整期盼已久,呼声很高。在此基础上,漳州市严格按照有关程序要求,有力有序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工作。
二
此次行政区划调整的重大意义
一是有利于壮大中心城市本体,提升中心城区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漳州中心城区位于内陆,规模小、体量小,辐射带动能力不足,难以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龙海市、长泰县均毗邻漳州市主城区,撤县(市)设区后,将有效破解当前中心城区生空间受制、发展潜力不足的瓶颈,市辖区面积扩展为2417平方公里,城市发展空间明显拓展、体量明显扩大,人口、经济综合承载力明显提升,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效应将得到有效发挥,城市发展内生动力将进一步增强。
二是有利于优化配置资源要素,提高区域发展整体效能。
龙海市、长泰县分别具有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和生态优势、极具潜力的先进制造业基础条件和发达工业发展空间,是漳州市发展格局重要支撑点、生态一体化保护的根本切入点。将龙海、长泰融入中心城区,能够最大限度地整合区域资源,协同推进龙海沿海城镇发展带和长泰山区绿色发展带建设,形成山海联动、陆海统筹、优势互补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三是有利于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培育厦漳泉现代化都市圈发展新优势。
龙海、长泰分别处在厦漳同城化先行示范区和厦漳泉三市的核心节点,与厦门、泉州在居住、就业、旅游等社会事业和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联系紧密。把龙海、长泰纳入漳州中心城区范围,将进一步完善龙海、长泰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在更高层次上加强与厦门泉州的互动合作,有效加快同城化发展步伐,助力厦漳泉都市圈构建多中心、网络型的空间结构,共同打造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核心引擎。
四是有利于发挥“海上丝绸之路”源头优势,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典范。
龙海月港、长泰东溪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源头,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打通龙海、长泰与漳州中心城区的行政壁垒,将加快促进漳州中心城区形成通江达海的空间格局,完善和畅通海上通道和临港复合交通体系,强化海上贸易与陆地贸易间的衔接功能,发挥漳州“海上丝绸之路”节点优势,更好地融入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五是有利于更好发挥对台合作交流前沿作用,推动漳台广泛融合发展。
漳台两地语同音、文同源、人同根,具有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脉相承的独特优势,许多台湾政要祖籍龙海、长泰。龙海、长泰台企总数占到全市四分之一以上。区划调整后,有利于发挥漳州独特对台优势,打造海峡两岸产业融合示范区,更好地服务在漳台胞台企,促进漳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展,为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作出更大贡献。
三
此次行政区划调整释放的政策红利
一是实现城区空间扩大化,区域优势更加凸显。
龙海、长泰融入漳州中心城区,共享土地供应政策,将进一步优化增量、盘活存量,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壮大中心城市体量,有效拓展中心城区发展范围,为工业发展腾出宝贵的空间。漳州中心城区将形成通江达海、江城互动、优势互补的组团型城市空间格局,实现从沿江城市向沿海城市拓展的重大空间战略转型。
二是实现国土规划一体化,功能布局更加合理。
二是实现国土规划一体化,功能布局更加合理。龙海、长泰国土空间规划由市自然资源部门统一编制,“三条红线”以及功能分区一体规划,实行一张蓝图、无缝衔接,将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功能布局和产业布局,有助于国土空间统一管控、生态环境综合保护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产城融合、同城发展。
三是实现交通发展同城化,百姓出行更加便捷。
龙海、长泰路网、轨道交通与中心城区实现更高层次的互联互通,道路等级标准进一步提高,交通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对外交通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城市品质和运行效率明显提升。芗城、龙文公交营运公司和市民出行享受的优惠政策(如免费公交线路)将延伸至龙海、长泰,市民生活出行将更加便利。
四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民生保障更加优质。
龙海、长泰教育、卫生健康、城乡居民医保、社保等与中心城区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保障性住房、就业、公共文化等政策落实更加到位,各项社会保障标准和福利待遇稳步提升,民生保障网进一步织牢织密,广大干部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将明显增强。
五是实现资源要素集聚化,经济发展更加高效。
中心城区的建设标准、品牌效应将延伸到长泰、龙海,资源要素进一步集聚,特色禀赋进一步凸显,将整合优势资源建设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精准释放入境新政策“红利”,吸引更多港澳台同胞和外籍人才来漳创新创业、安家落户,为漳州引智纳才和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一个更大的中心城市区域发展平台,有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最新评论